对此持观望态度的人士指出,因为成本高昂、政府法规和基础设施投资的不确定性,以及从中国进口的劣质太阳能电池板输出功率较弱,太阳能项目的安装和利用率都很低。
2015年5月,宁波市国税局将东方日升列入出口退税无纸化试点企业范围,尝试全面无纸化申报,办理出口退税由来回跑变成网上走,根本不必跑国税局了。2013年,简政放权之风开始劲吹。

近几年出口退税速度越来越快,纳税服务越来越好,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在提升退税便利度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支持宁波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宁波市国税局相继开展了出口退税破难提速提质增效同心同力促发展系列专项活动,选派业务骨干,一对一联系重点企业,开展问难于企退税提醒政策送推个性辅导等服务,搭建起了税企连心桥。王根娣道出了她的第四重惊喜。2014年8月,生产企业无纸化退税系统在宁波市全面推广,不仅退税效率提高,而且低碳环保。每月平均减少报送纸质资料上百份,税款退库周期缩短1/3!王根娣很是惊喜
其中,多晶硅料和太阳能电池为通威股份的优势业务,其在成本端具备很强的竞争力。通威股份在中期报告中曾披露,公司上半年多晶硅料与太阳能电池迎来产销两旺。关于认知偏差,之前我已经写过文章,就不再复述(为什么光伏行业里会有十倍,甚至百倍股?)。
虽然这三家各有侧重,但这三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创始人都极其有野心,想做行业第一。最后,再写一个对晶科盈利的预判,短期晶科的毛利会回到15%左右,未来会在20%左右,对应净利率5%-10%,以目前的营收规模来看,一年净利润会在10-20亿,随着晶科的双倍增,未来的利润会在20-30亿,甚至更多。至于谁能先成为千亿公司,我们拭目以待,而我也相信,随着光伏的普及,未来的光伏龙头会超过之前美国第一太阳能的最高市值(1700亿),很有可能达到2000亿。这里,我补充一点,最近隆基和通威的股价不断创新高的一个原因就是其不断扩产,展现龙头的野心,而资本市场十分相信其扩产后能够占领市场,创造利润。
2016年,这两家公司的销售额都过百亿,晶科销售额为214亿,隆基销售额为115亿对于盈利能力,核心原因是目前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在上游(硅片,电池片)。

对于隆基,其扩产计划是:硅片达到25Gw,组件达10Gw。最后,再写一个对晶科盈利的预判,短期晶科的毛利会回到15%左右,未来会在20%左右,对应净利率5%-10%,以目前的营收规模来看,一年净利润会在10-20亿,随着晶科的双倍增,未来的利润会在20-30亿,甚至更多。也就是当行业没有那么红火的时候,反倒是组件端,即能够抓住客户端,变得更加强势,更加有话语权。也许,你会问,这三家都是中国公司,难道欧美的公司都不行了吗?在我看来,其实整个光伏产业链基本已经被中国公司垄断。
未来,一旦晶科的利润开始回升,美股投资者也定会认可晶科的价值,而到时候,晶科的市值也定可以和隆基相提并论。未来,中国不仅是整个光伏最大的市场,同时每一个产业环节,中国公司的市场份额都会超过80%,而欧美公司仅能占很小的部门。(通威17年11月7日扩产公告)如果这几家都完成其扩产计划,他们将各自成为每一个环节的绝对龙头:隆基股份:单晶硅片龙头晶科能源:组件龙头通威股份:多晶硅和电池片龙头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看来,通威做的事情与晶科和隆基不太一样,而晶科与隆基的未来布局都会有组件和硅片,有几分类似。关于认知偏差,之前我已经写过文章,就不再复述(为什么光伏行业里会有十倍,甚至百倍股?)。
其实,这在我看来,一半对,一半不对。大家看看2000年的互联网估值,或者看看2007年美股市场给光伏公司的估值,我们就会知道,其实人性是一样的。

(06年首富,施正荣)另外一家,是第一太阳能公司。对于晶科,其扩产计划是:预计2017年年末的产能约为硅片8Gw,电池片5Gw,组件为8Gw。
虽然这三家各有侧重,但这三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创始人都极其有野心,想做行业第一。未来,晶科将执行双倍增计划,预计2020年其组件达20Gw左右。确实,A股对很多企业的估值是很慷慨的,尤其是一些较小的,不怎么优秀的公司。晶科的渠道价值在于牢牢地抓住了客户,这一点有什么好处呢?其实很简单,天合的董事长高纪凡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个行业生产容易,卖出去难。2016年,这两家公司的销售额都过百亿,晶科销售额为214亿,隆基销售额为115亿。那为什么他们市值会差这么多呢?分析师的回答往往是,一个在A股,一个在美股,估值体系不一样。
而晶科在16年底就开始扩产单晶硅片,17年初就提出双倍增计划,十分有前瞻性,但正因为认知偏差,美国的资本市场完全忽略了。但不要忘了,美股一旦对某个企业认可了,以及美股的狂热程度,可能比A股还狂热。
至于谁能先成为千亿公司,我们拭目以待,而我也相信,随着光伏的普及,未来的光伏龙头会超过之前美国第一太阳能的最高市值(1700亿),很有可能达到2000亿。我们可以来看看这三家未来的规划,我们便可知一二。
无论怎样,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未来的光伏龙头,不会是欧美公司,一定会家中国的公司。对于通威,其扩产计划是:多晶硅未来到12万吨,电池片产能到30Gw。
有意思的是,光伏行业经过了这十年的发展,整个市场从2006年的1.6Gw增长了55倍,但却再没有一家光伏公司过千亿市值。在我看来,隆基和晶科巨大的市值差,一部分是美国现在投资者对中国光伏公司的不了解,产生的认知偏差,另一部分是晶科的利润目前并没有隆基那么好,导致可能很多人会去质疑晶科到底有没有盈利的能力。但我们放长来看,一方面晶科也正在补齐上游硅片,另一方面,晶科的渠道,尤其是海外渠道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其实,隆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正在做组件)。这里,我先简单的说一下,这三家公司的战略布局:在我看来,隆基股份最强的是在硅片,晶科最强的在组件,而通威最强的是在多晶硅和电池片。
那为什么晶科现在才50亿,而隆基已经700多亿,这两个公司真能比较吗?首先,这两家公司确实在一个体量,或者说从销售额上来说,晶科的销售额是大于隆基的。这一点来看,A股对这类公司的估值比美股高,毕竟有一个所谓的壳资源价格。
这让钱真理,十分想问,谁会是下一个千亿光伏公司?在我看来,下一家光伏行业的千亿公司,会在这三家公司中产生:隆基股份(隆基股份:50万创业,押注单晶,匠人之心,终成单项冠军)晶科能源(晶科能源-被遗忘的光伏龙头,十倍的潜力股)通威股份(通威股份:饲料大王的光伏征途)目前,这三家的市值分别是:隆基股份(700亿),晶科能源(50亿),通威股份(400亿)。你也许会问,为什么叫谁会是下一个千亿光伏公司?光伏这个行业曾经出现过千亿公司吗?其实,早在2006年,光伏行业就出现过两家千亿级别的公司,其中一家公司,叫无锡尚德,最高的市值1500亿人民币,也创造了2006年中国的首富,施正荣。
2007年最高峰时,第一太阳能公司的估值是250亿美金,按当时人民币汇率,市值约为1700亿。这里,我补充一点,最近隆基和通威的股价不断创新高的一个原因就是其不断扩产,展现龙头的野心,而资本市场十分相信其扩产后能够占领市场,创造利润。
其次,如果你去问光伏行业的人,隆基和晶科怎么看?如果这个人对光伏行业了解,他一定会告诉你,无论是战略布局还是执行力,这两家企业都很厉害,是目前最优秀的两家公司此次获奖的组串逆变器SG12KTL-M,秉承人性化、环保的设计理念,顶部视角对称设计,切边元素,具有很强的科技感、家居感。这是阳光电源继获得红点设计奖、iF设计奖等大奖之后,今年荣获的又一工业设计大奖。另一获奖产品SG80KTL-M,采用人机性设计的同时内置智能风扇散热,支持逆变器平躺安装,不会遮挡组件,有效提高发电量,特别适用于当前竞价上网时代的电站投资。
经过激烈角逐,阳光电源光伏组串逆变器SG12KTL-M、SG80KTL-M两款产品一举斩获优胜奖。作为国内最早研发及商业化应用组串逆变器的厂家,目前阳光电源组串逆变器涵盖3-80kW功率范围,全球发货量超过10GW。
产品转换率高达98.6%,每个组串对应一路MPPT,适用于大型别墅和小型商业屋顶电站。此次组串逆变器获得 中国好设计大奖,彰显了阳光电源不断引领行业前沿技术的同时,也不断突破工业设计创新。
产品具备 IP65高防护等级,可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25年。近日,由有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主办机构发起的中国好设计奖颁布获奖名单